“明辨”——明的是人生、是真情;辨的是事理、是态度。
辩论,让海淀凯文学子在这个偌大的世界看到更多不一样的风景,在不同的思想碰撞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学会理性思考,懂得感恩。
2020年11月23日、25日,北京海淀凯文学校举行第二届“凯文杯”辩论赛决赛。海淀凯文学子在决赛中针锋相对,唇枪舌剑,领略“言之以礼、晓之以情、驳之有度、辩之有节”的辩论之道。
第二届“凯文杯”辩论赛决赛分为两场,八至十年级辩论赛决赛主题为“我国法律是否应该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这场辩论赛也是一场普法教育,提高学生法制意识和思辨能力;六至七年级辩论赛决赛主题为“智能机器人的广泛运用是否有利于人类生存”。
“今年的‘凯文杯’和去年一样的是首先举行了各个班级的辩论赛,选拔出优秀的选手参加决赛,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每名学生都参与到辩论赛中来,感受气氛,得到锻炼。” 中学部语文组组长张倩老师说。
相比较去年,张倩老师认为,今年的比赛的环节和规则设定更加规范。“我们分成了高年级场和低年级场,不同年龄段的辩论要求更加细化,辩论的题目也更贴合学生的生活。此次,我们还邀请了部分11年级的同学作为评委,进行点评和打分,对11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一次锻炼和挑战,让他们站在不同的视角去体会和感受辩论的魅力。”
赛前,朱永丹老师给辩手们进行了培训和辅导,使得各位辩手在辩论词的撰写和辩手间的默契上比去年有了很大进步。朱永丹老师说:“人们说思辨来自西方哲学,德国黑格尔将此发展成一门现代学科。当然,中国古代也有庄周梦蝶、子非鱼的故事,庄子便是一个善于思辨的人。不同的文化和土壤赋予思辨不同的色彩和思想内涵。”
“在思辨过程中,同学们很给力,第二次培训中,Club课程结束后,反方五名同学主动留下来讨论课题。同学们试着去运用分析演绎,逻辑推理;尝试着收集、整理、归纳资料;尝试同以不同的立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了解一种思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冠冕属于有准备的人!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思辨,最终让我们习得以开放的眼光,包容的胸怀看待周围的人事。
现在,让我们回顾下这两场辩论赛决赛吧!
辩题:我国法律是否应该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
在八至十年级辩论赛决赛现场,正方的观点是“我国法律应该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反方的观点是“我国法律不应该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
这场辩论赛也是一场普法教育,海淀凯文学子在查找资料中深入了解刑法以及法学家、法学教授的观点。如德国法学家李斯特说:“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指出:“犯罪并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由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所决定的社会现象。”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罗翔说:“整齐划一的法律理性并不能适应无穷变化的社会现实。”
海淀凯文学子领略到,刑法既然是“以威胁为后盾的命令”、“最严厉的社会保障手段”,那么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大环境。在社会大环境上,需要社会每一层面都做出努力去改善。
正方的观点认为,我国法律应该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不仅因为未成年人具备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年龄已提前,也因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规定为14周岁已不能达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正方辩手们对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提出了具体建议及相关措施,如重设刑事责任年龄的量度、实施与刑事责任年龄并行的相关措施等。
反方的观点认为,我国法律不应该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对于预防青少年犯罪起不到很好的作用,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对青少年处刑罚之后会产生标签作用,使得青少年很难回归社会。“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制度是以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能力为基础,以未成年人保护的刑事政策为基本原则而建立的,通常是二者的折中,只是每个国家的侧重不同。”“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是治标不治本,没有办法真正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
在点评中,十一年级学生张冰珑说:“从辩论的整个过程中来看,双方表现得十分激昂,能够较好地把握住对方的立场以及辩论的基本策略。各位辩手的思路也较为清晰,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辩论能力,发挥了团体合作的精神。
其中,反方二辩在整个辩论过程中能够清晰表达,并且辩护有理有据,论辩衔接流畅,反应敏捷,具有较强的应对能力。但辩手们还是存在某些疏漏和差错,比如双方都没有能够抓住对方的弱点,思路还不够开阔等。
在论辩过程中,双方有时可以将矛头所向调整得更好,如正方完全可以将‘未成年人已经具备承担能力的责任’这一命题置于一般性的、普遍的意义之上,从而摆脱反方的追问。反方也可调整角度,从普遍适用的意义上揭露‘未成年人为什么没有能力承担’所受到的局限和可能带来的弊端。”
十一年级学生孔晨阳说:“正方和反方各自在论述观点时整体不错,有框架,也有例子数据作为支撑,看得出来提前有准备。自由辩论时有交锋的点,有反驳有回击,期待看到更多的思路展开讨论。最后结辩时,正方五辩的结辩比较完整,有总结前面对有提到的观点,也有共情的部分,期待看到下次精彩表现!”
辩题:智能机器人的广泛运用是否有利于人类生存
在六至七年级辩论赛决赛现场,正方的观点是“智能机器人的广泛运用有利于人类生存”,反方的观点是“智能机器人的广泛运用不利于人类生存”。
正方从智能机器人能够有利于人类进行个人自我实现、有利于提高工作生产效率和代替人类完成特种危险工作入手,结合具体事例,阐述智能机器人的广泛运用有利于人类生存。“智能机器人帮助人类完成一些枯燥繁琐的脑力劳动。”“其本质是数据处理器,根本原理依旧是人类的公式数据。”“智能机器人的优势在于高效计算,不会犯错。”
反方则认为,智能机器人的广泛运用会挤压人类工作岗位,导致失业率升高,缩减人类的行动与空间,消解人类的价值与意义,从而引发灾难。“从人类角度来讲,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越来越快,在某些领域已经取代了人类,人类的存在感正在被削弱。”“没有人能绝对掌控智能机器人,从高级机器人索菲亚的发言来看,人类掌控不了人工智能的话,人工智能会消灭人类。”
张琨老师在点评中说:“六、七年级的学生大胆自信,在以后的辩论赛中,建议各位辩手要深挖辩题关键词,这样在找论点时可以更深入,让立论更有说服力——开篇立论和陈词总结这两个部分很重要。”
王晶东老师在点评中说:“正方观点从现实世界中总结,比如借助科技的力量,替代人类危险工作等;反方从智能机器人服务人类的可控制性、危险性、反抗性等等着手,更具有说服力。希望各位辩手把握好攻辩时间,提高答辩反应,加强团队配合。”
“凯文杯”辩论赛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展现出凯文学子如蓑羽鹤那般“自由、勇气、高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