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不同区域在不同时代拥有着特色的文明,它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极大。
北京海淀凯文学校的人文社科中的历史课注重强调各国民族多元化的历史起源,注重以新的角度去学习传统的历史题目并对传统的历史解释提出挑战。2020年9月,海淀凯文八年级学生学习“地理因素对印第安文化的影响”,包括印第安人的故事、文化习俗、宗教传统及歌谣、传说等。
海淀凯文学子阅读了大量文献材料,分析其中包含的印第安人对原始美洲文明的描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在校园中收集环保材料制作印第安房屋,并与中国各个少数民族文化如何受到地理因素影响进行对比。
授课教师Kaitlyn Willesen说:“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学懂知识后能像专家那样讲出来,所以我鼓励学生多查资料、深入了解,以进行更好地展示。在设计这个单元的教学计划之前,我曾想过让学生以写论文的方式去了解,但做项目这种方式更有趣也更具有实践性,有利于让学生全面了解印第安人的交通、食物、住所、环境等各方各面。”
根据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印第安人文化区域被划分为8个,同学们也被分为8个不同的小组,研究各个印第安部落的文化,对比学习区域差异。
在展示环节,同学们互相学习,了解地理因素对不同印第安区域文化的影响——东北部主要是农耕村落,以狩猎和采集为主;东南部以务农为主;五大湖附近以收割野生稻米为生,他们还捕捞鳟鱼,过着渔、农生活;西南部以种植玉米为主;北美大平原则是捕猎野牛的部落,是平原上同时从事狩猎与农耕的部落;西部以捕猎小动物为生;西北部以捕猎驯鹿为生……
Mrs. Willesen还带领学生在校园里收集环保材料,比如在草地中捡树枝、树叶、枯草,辅以环保纸、废弃盒子等,搭建印第安人所居住的房屋,展现其饮食、交通等生活方式。
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海淀凯文学子感受印第安人的悠久历史和所创造的文明,如西南部的部落擅于建筑小型水利设施,中西部的印第安人擅长种植农作物,形成了以玉米、大豆、南瓜为主的农业种植体系,因此,印第安人的农耕技术和农作物对于世界农业都有巨大贡献。
完成这个项目后,海淀凯文学子颇有感触:“印第安人依靠其所处的天然环境维持生存,我发现他们对待朋友慷慨大方,这点值得我学习。”“印第安人崇敬自然,对一草一木都抱有敬畏态度,他们与自然的联系很紧密,在对自然界有限的生存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的基础上,还保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印第安文化作为美洲原住民文化的重要起源之一,承载着先人对于文明发展的独到见解和认识,很多文化影响至今,也保留了一定的传统文化和风俗。
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我们积极地保护、学习、研究这些文化,更有助于理解其中人们用信仰对自己的精神进行支撑的伟大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