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淀凯文,有这样一位严谨敬业的小学语文老师。她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既要有“蹲下来”温柔倾听孩子心声的谦和,也要有“站起来”引领学生前行的力量。
“蹲下来”既是身体蹲下来,也是内心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每一个问题,尊重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站起来”的力量源于教师的专业性,“身正为师,学高为范”。
她尊重孩子独特的想法,遵循孩子的学习规律,将课堂与活动相结合,不断夯实阅读策略,培养学生多维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她就是海淀凯文的语文老师刘莉。
刘莉 Lily Liu
毕业于湖南文理学院,获得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先后在湖南的公立学校、北京海淀区的公立学校等从教,拥有近20年教学经验;
在从教生涯中,秉承“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理念,既有“蹲下去”温柔倾听孩子心声的谦和,也有“站起来”引领学生前行的力量。
01
尊重孩子独特的想法
才能和孩子一起探讨交流
尊重,是一切人际交往的基础,师生沟通同样需要以彼此尊重为前提。面对多姿多彩的世界,孩子会有很多奇思妙想,他们会问一些天马行空的问题,这时,刘老师是怎么做的呢?
“从低年级开始,我就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在我的课堂上,如果孩子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举手。我没有担心过学生问题太多而影响教学进度,因为在提问题的过程中,重复的相似性问题不能提,孩子因此养成了规则意识。在这个阶段,提出一个好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刘老师会由“敢提问”逐步过渡到“会提问”。比如,同学们在某节课提了10个问题,刘老师会说“这节课时间紧张,只能解决最重要的是哪个问题,大家看看要选哪些问题?理由是什么?”这样的发问引导孩子们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取舍,留下一些质量较高的问题,让师生在课堂内共同研究。
经过刘老师的引导,一段时间后,她发现学生提的问题越来越深刻。在四年级学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文时,班里一名学生提问:“刘老师,为什么周恩来12岁就能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我也11岁了,为什么我就没有?”
课文中也提到过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但显然,学生觉得原因肯定不会这么简单——生活在那个时代的12岁少年那么多,为什么就是周恩来呢?于是,刘老师补充了周恩来的家庭成长环境,让同学们了解到,每个人性格的或多或少地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
刘老师讲义:周恩来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
课后,刘老师推荐了其他课文以及书籍和文献片,包括《十里长街送总理》《大外交家周恩来》《百年恩来》等,在为学生答疑解惑的同时,也让每名同学对周恩来总理有更为立体的认知。
“孩子乐于提问、善于质疑,其实是给老师带来更多的益处。我会知道孩子的困惑点在哪里,以弥补备课时的不足,这就是教学相长。”
02
遵循孩子的学习与成长规律
修炼一种静待花开的心态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农作物的生长有自身的规律,什么时间播种,什么时间浇水、施肥,什么时间收获,都需要遵循农作物的生长规律,违背不得。每位老师面对的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无论年龄大小,他们都是具有完整人格的人,他们的成长也是有规律的。要想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也必须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
阅读也是如此。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学生的阅读能力并非与生俱来,需要方法的引领和持之以恒的坚持。刘老师认为,如今的现实就是并非所有家庭都有阅读的氛围,因此,从低年级开始,她希望自己成为钱伯斯《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中所提到的“有协助能力的人”。
刘老师讲义:在孩子的阅读中,要做“有协助能力的大人”
每周,刘老师会为孩子们读2至3本绘本。这一学年,刘老师教授一年级,除了每周2至3本绘本,她还安排每周一首古诗、一首童谣,希望自己成为孩子们心中了不起的“读书妈妈”。
等孩子到了中年级,刘老师会从选书、通读、研读这三方面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在部编版教材中,每一个单元会有一个大主题,刘老师会围绕该主题来选择书籍,这样,同一主题的学习能为教学节省很多时间。“从儿童生活中生长出的阅读指导课才更能叩击儿童的心灵。”因此,刘老师在选文、选书时基于儿童,扎根儿童,与儿童的内心、情感和人生相对接。
例如,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当学生通读所有课文、梳理疑惑之处后,提出了以下问题:“从《纸的发明》中我知道了东汉蔡伦发明了纸,是不是还有西汉?”“《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作者生活在北宋,我也读过南宋陆游的诗,北宋和南宋是怎么分的?”“赵州桥经历了千年仍屹立不倒,除了书中所说的原因,还有别的原因吗?”……
“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我发现,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信息广、知识来源多样,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更有深度,一本教材的学习已经完全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整个教学单元划分为课内和课外,课内包括中国古代历史脉络梳理、我眼中的唐朝和宋朝、整本书阅读、活动等,课外包括博物馆课程。”
由刘老师进行的“中华传统文化”主题课内与课外教学设计,已成为海淀凯文小学语文组教学模板之一
选定书籍后,就进入通读阶段。由于一些学生对历史类书籍比较陌生,于是,刘老师组织了一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图书漂流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历史类书籍借给小伙伴看,同龄之间的孩子相互推荐书籍最大的好处就是找到“共同的阅读密码”——学生读过几本自己喜欢的书后,会慢慢发现,原来历史还是挺有意思的。他们课下与小伙伴聊历史,课上听老师讲历史,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场域基本形成,阅读兴趣也自然而然地产生。
“我还拜托班主任老师利用中午的时间,播放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音频和视频,共同‘造势’,这也是通读阶段的主旋律。”
第三阶段即研读阶段,研读阶段也是整本书阅读的“攻坚战”,是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提升阅读能力的关键。学生呈现研读的成果时,在展示的过程中既能锻炼多方面能力,也能拓展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03
在“大海”里滋养的鱼儿
不经意间会“跃”起到意想不到的高度
在学生阅读必读书目的过程中,刘老师会在讲授部编版教材的同时结合整本书延展课堂内容。例如,刘老师会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中国古代历史脉络,让学生从整体对中国古代史有了解。
“我把朝代讲解的重点放在了唐宋年间,因为部编版教材中的选文大多来自于唐宋。唐诗宋词,辉煌灿烂,我带着学生读李白潇洒放达的绝世风流,品杜甫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情怀,感受王安石变法之决心,领悟在长安谋取功名的少年王维对家乡的思念,感悟岳飞的精忠报国……我们不仅读诗与词,还读作者和所处的时代,结合《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这本书,讲一讲朝代的经典事例。”
学生作业展示:学生按时间轴梳理中国历朝历代,并介绍了朝代相关的事或人。
刘老师做这些是为了让学生感悟“诗词”与“情感”之间的关联,待某日如果遇到挫折,那么,这些所学到的知识都是学生生命中的力量源泉。正如叶嘉莹所言:“曾经有人问我,中国的古典诗词会灭亡吗?我以为不会。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融入自己的理想意志而写的。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写了出来,千百年后再读其作品,我们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
学生作业展示:学生绘制历史导图,把朝代用一条“线”串起来了,并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朝代特色。
课后,刘老师推进学科活动的落地,让课堂和活动有机结合,成为学生成长与学习的助推器。学科活动是课堂的有效延伸和拓展,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锤炼和创新,促进学生个性与社会化的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年”活动
例如,在海淀凯文举行的“中国年”活动中,刘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讲故事,挣古币——我眼中的X朝代”历史展览活动,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输出,给参观者讲解自己熟知的某个朝代的事、物、人,讲完故事后能挣得古钱币,古钱币可以用作收藏,也可以在老师那里换取自己喜欢的礼物。
“中国年”活动
“要把故事讲好可不容易。前期,学生需丰富自己的的历史知识,写演讲稿,锻炼协作能力;接着练习脱稿演讲,要注意神态和语气;然后要搜集更多相关资料,以应对观众的提问。同时,学生也要考虑到听众的年龄水平,对于低年级学生,需要多准备一些图片等。在这样的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的语文能力得到了极大地锻炼,当他们再次研读书时,孩子会发现以前从未注意到的知识点。”
刘老师还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和北京的区域优势。赵州桥的修筑视频让孩子们了解了众多桥不倒的原因;央视的纪录片《清明上河图》让孩子们从画中发现宋朝军事力量薄弱的如丝马迹;师生参观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古代历史展”,深刻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器物的背后,是方法和技能,是人对自然的了解,是人类了解现在、过去与未来的万丈雄心。”
寒假时,刘老师与部分学生相约参加“故宫过大年”的活动。当大家路过故宫的断虹桥时,孩子们脱口而出:“哇,狮子好可爱啊,母狮子和小狮子彼此缠绕着,互相嬉戏。”“有的狮子手抓脑后,捂着肚子,像在思考着什么问题。”“还有的母狮子望着怀里的孩子,一眼温柔。”当刘老师问孩子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时,孩子们答,在《赵州桥》和《清明上河图》这两篇课文中都有学习过。
“这算是意外的惊喜了,因为我从来没有刻意让他们背诵过,但这种浸润式的大语文学习让孩子在内心留下了印记。在‘大海’里滋养的鱼儿,不经意间会‘跃’起到我们意想不到的高度。”
04
在书与书之间寻找共通的文化密码
感受不同时代中人性美好的光辉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安德斯·埃里克森与罗伯特·普尔共著《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一书中,用无数案例证明了“刻意练习”对某项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刘老师也十分重视阅读策略的刻意练习,期望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并熟练运用。
三年级上学期,刘老师与学生共读《淘气包埃米尔》时已初步学习一些阅读策略;三年级下学期,依托《夏洛的网》,刘老师继续夯实各种策略,带领学生重点从分析人物性格、了解情节故事和背景、理解观点和主题这三个方面推进。
以“山坡图”策略梳理故事情节
例如,在“了解情节故事和背景”时,刘老师重点推出“山坡图”策略——从找故事的矛盾入手,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掌握复述的方法。学生的主要困难在于复述时没有方法可循,尤其是事情的经过。“山坡图”就能帮助到学生,刘老师用这个策略带领孩子梳理《夏洛的网》故事情节。等到了暑假,孩子们会自觉利用这个策略梳理自己所读的整本书,阅读能力也提升了不少。
假期阅读时,学生以“山坡图”策略梳理其他书籍
刘老师也注重培养学生多维度思考问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四年级上学期,结合神话主题的单元,刘老师推荐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希腊神话故事》。她认为,神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历史的前身,在夯实“人物分析”策略的同时,她也力图引导学生在问题之间建立联系。
学生提取关键信息,梳理主要事迹。
学生归纳人物遇到的主要问题,找寻人物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发现这几个人物形象具有的时代特征,体现孝、贤、德的儒家思想。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想法越多越成熟多样,刘老师期望学生能够多维度、立体化、深入地解决某个问题。在读《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两个神话故事时,学生会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分析人物,尝试从多个角度对某件事、某些人物进行评价。
学生尝试比较不同类型的文本,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根据SOLO分类评价法,比格斯把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学习结果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前结构层次、单点结构层次、多点结构层次、关联结构层次、抽象拓展层次。刘老师期望学生在阅读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单点到多点,从多点到联结,用评价、判断形成一个观点,拓展其抽象思维。
例如,在学习论语时,学生读到“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而后君子”时发问:“‘文’好理解,‘质’是什么意思呢?”对于这个问题,刘老师没有正面回答,她试图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所读的书籍之间建立联系。结合学生读的《佐贺家的超级阿嬷》这本书,刘老师设计问题:“佐贺家的阿嬷无疑是君子,那么,你认为阿嬷身上的‘质’与‘文’是如何体现的?生活中、书籍里,还有哪些人可以称其为君子?为什么?”
“我希望学生能在书与书之间寻找共通的文化密码,打破时空的限制,知晓不论时代如何更迭,人性的美好依然闪耀着光辉,从而深化问题,使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