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过去,皆为序章。(What’s past is prologue.)
——莎士比亚
从台词与肢体语言开始
“让我们一起强调这个名字,因为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大家跟着我读,不要觉得奇怪——Antonio!”Margo将重音加重,辅以手势,孩子们被她的语调所感染,照着念了起来。
“And in the dead of darkness——我们要注意这句台词中的韵律,要念出铿锵有力的感觉,我希望听到你们通过台词表达出强烈的感情!”Margo深入讲解每一句台词,孩子们围成一个圈,拿着笔圈圈写写,不时大声地将台词念出来。
“原来戏剧台词中有这么多奥秘,每一个发音、每一个语气都会对戏剧表演产生影响,我以前从来没有注意到。”一位孩子在课后感慨,“我被Margo老师所感染,按照她教给我的方法,我觉得自己念台词时多了力量和信心。”
“这位同学念完这句台词后,大家要在原地定住,并不是僵硬地站在舞台上,”Margo老师认真地引导,她摆出了一个中世纪淑女行礼的姿势,“找到你喜欢的姿势,然后假装自己是一尊雕塑,你要静止!”
她示范得如此专注,以至于刚刚觉得自己无法假装当雕塑的孩子也找到了一个喜欢的动作定在原地,和其他同学一起演绎静止。其中一个孩子说:“戏剧真的是动静结合,动的时候我能尽力伸展,静的时候,我就想到了Margo老师说的——我是一尊雕塑,我不能眨眼也不能动。”
课后,Margo老师解释道:“在英国,大多数幼儿园、小学和中学都会开设莎士比亚戏剧课程,对英国的孩子而言,戏剧表演课程是像音乐、美术一样的必修课。其实,每个孩子都很容易爱上戏剧,台词和肢体语言就是戏剧的最好启蒙方式。当孩子们体会到台词以不同方式念出来的区别,或者是用肢体语言表达一种情绪或一个场景,他们在收获成就感的同时,也会爱上戏剧。”
对戏剧的热爱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课后的Margo并未失去舞台上的热情,她总是认真地看着你,认真地给出回应。谈及为什么选择戏剧并以此为终生的事业时,她说:“小时候我总爱自己编故事,爱扮演不同角色,并将这些故事表演给好朋友,那是我与戏剧最初的接触。随后,在家庭与学校的引导下,我对戏剧的了解越来越多,我甚至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爱上戏剧。直到现在,我也像当时那样热爱表演,热爱舞台表达,热爱让更多的孩子和大人进入戏剧的世界,共同感受戏剧的魅力。”
Margo还谈到了她11岁时遇到的一位英语老师,她说,正是这位老师,将莎士比亚戏剧正式带到了她的世界里。“我的英语老师让我们排练《仲夏夜之梦》,当时我演的很开心,觉得戏剧很好玩。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我每演绎一次《仲夏夜之梦》,就会对里面的人物与情节有新的理解,这也是英语老师告诉过我的——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有深邃的哲思,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他探讨了普遍的人性问题,这也是我们每天要面对的,因为了解人性也是了解自己和他人。”
Arne与戏剧的相遇同样源于热爱,他认为戏剧是一道桥梁,连接起已知领域和未知领域。为此,他在研究生期间专门攻读文学专业,为的是深入戏剧文本,结合角色扮演、音乐、朗诵、电影、绘画、静态画面等综合手段,沉浸在戏剧的世界之中。
“和Margo一样,我觉得莎士比亚戏剧最吸引我的也是人性。他的剧本里体现了文艺复兴晚期那种高度现实主义的精神,我在他的戏剧里,看到了人性的两面性以及人类所面对的种种生活情境的复杂性。”Arne认为,正是基于对人性的深刻刻画,才使得莎士比亚的作品到今天都有生命力,也吸引来自世界各国的孩子和大人热爱莎士比亚戏剧。
这样的经历使得Arne在课堂中引导孩子表演戏剧时,注重启发孩子,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以语言、想象、肢体去表达,去感受戏剧的冲突与张力。
“那是我的灵魂在叫喊着我的名字,恋人的声音在晚间多么清婉,听上去就像最柔和的音乐!”扮演Romeo的孩子双手向上伸去,他的眼神明亮,目光悠远,充满感情地抒情,但这种状态很快又被提升,Arne跪坐在地上,正视扮演Remeo的孩子:“Juliet呼喊Romeo的名字,就像是灵魂深处的叫喊,那是一种生命的震颤。你在晚风中听到这么一声,你的心里会怎么想?”
“听完我的问话后,孩子想了很多,他也通过表演,触到了一些超越语言的东西,这就是戏剧的张力。”
所有爱与想象都是序章
“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学史和戏剧史的一座高山,他对于世界文学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几百年过去,我们依然遵循着他的戏剧范式,他的故事依然在我们的世界流传,经久不衰。”作为莎士比亚环球剧场的教育实践者和培训顾问,演员和导演出身的Margo说到这里无比自豪,“以我们教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孩子们能从中读到爱,正视现实与利益,看到在人类身上相通的特性。”
Arne也这样认为:“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因为共鸣的存在,孩子们会主动去思考,自己发出疑问,自我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是美的?坏的?丑恶的?善良的……孩子们能形成自己的判断,还有判断的基础是否正确。”
通常大家认为,戏剧教育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但正如Margo和Arne所说,无论是成就感还是批判性思维,亦或是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都可以在戏剧的学习与表演中得到锻炼。“戏剧不单单是台词,是肢体语言,是配合,更蕴含文学的深度、诗歌的韵律、音乐的唯美等等,我们希望孩子们通过戏剧,用爱与想象去感受世界的美,进而实现美,创造美。”
戏剧教育将成为孩子终身的精神财富
作为英国戏剧艺术的中心,17世纪时,莎士比亚大多数作品都在环球剧场上演。发展到今天,环球剧场不仅仅是一个剧场,还是一个艺术教育和学习的地方,这里不仅有由国际艺人组成的专业剧团,还致力于为不同年龄的学生提供莎士比亚戏剧教育。
而重视艺术教育的北京海淀凯文学校,也在Margo、Arne这样优秀的戏剧老师的带领下,率先推出《罗密欧与朱丽叶》。当注重全人教育的私立双语国际化学校和注重戏剧传播的国际优质文化资源相遇,成就了此次两位戏剧导师到访北京海淀凯文学校的教育背景。
在本次北京海淀凯文学校和莎士比亚环球剧场的合作中,中学和小学的学生分别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接受最纯正的戏剧教学,学习最专业的戏剧表达。除此之外,海淀凯文正在成立戏剧俱乐部,让对戏剧感兴趣的学生拥有施展兴趣的平台,让戏剧教育这种模式成为这个时代的新途径,让海淀凯文学子有机会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走进多姿多彩的戏剧世界。
“戏剧课堂上,最有意思的是看到孩子们变得鲜活,变得生动,变得敢于表达。戏剧教育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它不需要孩子‘正确’,也不主张‘正确’。戏剧教育是重温经典、再现经典的良好方式,孩子们在动作和语言之间感觉到快乐,逐步拥有突破自己的勇气,这些都能丰富他们的情感与生活。”Arne说道。
而对于Margo,由英语老师将她引入莎士比亚的喜剧世界的经历让她对戏剧教育也深有感悟:“在戏剧的世界里,孩子们可以体验去成为某个人,这样在生活中,他们就拥有了换位思考的能力。同时,孩子们也能在表演戏剧中探索世界,站在莎士比亚这样的巨匠肩上,看到更广阔的的世界。”
谈及两周以来在北京海淀凯文学校的教学,孩子们的英语水平和文化理解能力让Margo和Arne印象深刻。Margo说:“海淀凯文的学生中,有一批对戏剧很感兴趣,他们不仅爱看,也爱演;在我的课堂中,我能感觉到他们的专注和认真,他们想学到更多。由于交流无障碍,我和孩子们沟通得很愉快。”Arne补充道:“虽然莎士比亚的戏剧台词是古英语,但这并没有成为孩子们在表演道路上的障碍,我看到孩子们用心去感知戏剧,快速理解,他们自动地克服了跨文化教育中的差异。所以,虽然我只在海淀凯文教学两周,但我感觉自己是这个学校的一部分了。”
下课铃声响起,Margo在跟孩子们讨论莎士比亚的作品如何超越民族、国家、文化、年龄的界限,Arne也在跟孩子们讨论普遍的人性问题。在海淀凯文的两周戏剧课堂里,为了让孩子们更多地接触纯正的莎士比亚戏剧课堂,Margo和Arne的课表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两位戏剧导师笑道:“戏剧教育带给孩子们的东西,将成为他们终身的精神财富。”
上一页: HKWA行走的课堂 | 在浩瀚苍穹中,是否还有其他生命?
下一页: 海淀凯文花游小将成就“三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