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日,北京海淀凯文学校(以下简称“海淀凯文”)蓑羽鹤音乐剧团的年度大戏《放牛班的春天》首演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无论观众是否看过原作电影,这场戏的每一首旋律、每一个场景、每一幕故事,都如同泥土里勃发的生命,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个心灵。学校校长李永远用诗意的“云泥之喻”表达内心的赞许和共鸣,海淀凯文蓑羽鹤音乐剧团更是“一战成名”,收获了音乐剧专业领域的肯定,还受邀参加了北京新闻广播《家有好少年》节目,以音乐剧演员的身份接受媒体采访。现在,第二次公益演出正式启动,3月9日晚19:30,期待你能够走进剧场,一同见证成长之花在舞台上恣意绽放的时刻。
教育不仅是在云端写诗,还是在泥土里播种,它需要耐心,需要等待。希望我们尊重不同个体背后无差异的生命价值,就像剧中的歌里面所唱的——「有多少小小的灵魂,盼望遇上一双手,把明天变得不一样」。”
——李永远校长
《放牛班的春天》故事梗概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2004年上映的法国电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埃执导。故事发生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一个位于农村偏远地区的寄宿学校,专门为有问题的男孩们提供教育。这所学校的严苛教学和严格纪律让学生们感到沮丧和束缚。新来的音乐教师克莱门特·马修(Clement Mathieu)被派到学校,他试图改变学生们的生活和教学环境。他发现学生们对音乐有着天生的天赋,于是决定组建一个合唱团。最终,马修用独特的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关怀,逐渐改变了学生们的态度,并激发了他们的音乐潜力。2004年电影首映于法国后,2017年音乐剧版本改编了电影剧本,加入新场景和人物元素,2019年中文版音乐剧首演,2023年中文版复排,2023年6月—2024年1月,校园首引版《放牛班》在海淀凯文排练并成功演出。
海淀凯文的戏剧教育,有什么“不一样”?
戏剧教育:灵魂的触摸
在基础教育阶段,孩子们如同待塑的泥土,充满了可能性。戏剧教育,就是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播种梦想与希望。音乐剧没有歌剧那么高的演唱门槛,没有话剧那样繁重的台词负担,用贯穿全剧的音乐风格和突出角色内心独白的歌唱形式,创造声入人心的动人体验。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观众组成独特的“共在场域”,让单线程的时间被交错的五感体验“艺术性”地延展。
《放牛班的春天》不仅仅是一部音乐剧,它还是一次探索,一次小小心灵的自我发现之旅。在科学严谨的戏剧课程体系和专业指导教师团队的双重支撑下,学生们通过分析戏剧文本,把自己带入到角色的内心世界中。戏剧是千变万化的形色生活凝结成的琥珀,有的孩子在角色中找到了更加鲜明的“自己”,也有孩子通过表演,在舞台上吸收和自己截然不同的生命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同理心,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理解他人、看待世界,这是任何一本课本都难以给予的教育。
在舞台上,没有对与错,只有表达与理解。每一次排练,每一次表演,孩子们都在学习如何更专注、更纯粹地表达自己,如何勇敢地站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的独特性。这种教育,是对孩子灵魂的触摸,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自信、更加坚强。
教育的多元化:泥土中的多彩花朵
教育的底色,是无差别的生命之间传递的情谊,师生,生生,老师和家长,每一朵生命都在启发、碰撞、共鸣,构成和谐的交响。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知识的传授被放在显而易见的位置上,但有温度的教育,不会忽视情感与个性的培养。戏剧教育的引入,正是为了打破这一单一模式,让教育回归到人的本质上——情感的共鸣与个性的发展。
《放牛班的春天》所展现的,不仅仅是音乐与表演的魅力,更是一种“全人教育”理念的实践。海淀凯文注重的,也从来不是一将功成之后,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舞台时刻”,我们看到了学生面对演出任务的主人翁意识,看到了他们“不缺席,不敷衍”的集体主义精神,看到了每一位小蓑羽鹤参与戏剧的制作与演出,孩子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信这些都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关键技能。与此同时,戏剧教育还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学校的沃土中绽放出自己独特的色彩。在教育的世界里,没有一片叶子会无意义地飘落,每一次学习都是灵魂的觉醒。
育人合力:共同播种的力量
每一个孩子的降生,让每一个小家庭开启了一场从心出发的旅行,让教育这件温暖而美好的事,成为凝结家庭、社会、学校的强大动员力。学校精心筹备第二次公益演出,不仅是为了展现孩子们的成长与变化,更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引起更多人对于教育多元化的关注与思考。
剧中马修老师有句台词“世上就没有什么绝对”。很多人都曾经从“整齐划一”的教育审美中走来,道阻且长,但我们且行且坚定的是对“参差多态”的保护和珍视。“人生是一场生物运动,而不是机械运动,这就意味着时间是一个重要变量。”
海淀凯文从K班开始布局的音乐剧教育,是音乐能力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戏剧成为初入校园的孩子观察世界的窗口;让7-12岁的孩子舒展挥洒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同时,让一幕幕的人生喜乐故事建立孩子内心的是非观和规则感;让13-15岁的少年,在排演剧目的过程中锻炼综合的艺术能力,也在台前幕后的演练和协作中学会团结他人、发挥优势、求同存异、包容体谅;而到了16-18岁,戏剧是解放心灵的出口,也是人文情怀的播种阵地,我们希望看到孩子们带着满满的家国情怀走向自己心怀热忱选择的生命道路,我们相信学校耐心、细心的托举,可以成为每一个凯文学子终生的生命养分。
在“时间经过”的海淀凯文校园中,师生相互启发,共同成长,《放牛班的春天》的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我们对教育的热忱和愿景。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这场震撼心灵的艺术盛宴中。不仅因为它精彩的表演,更因为它传递了一种精神:教育事业的沃土中,每一天的日子,每一节看似平凡的课堂,都像是在心灵的田野上播种,虽然收获的季节还未到来,但那满是希望的绿色,已经开始在土地上蔓延。
上一页: 海淀凯文与北京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签约,联手培养科创人才
下一页: 数学奇妙之旅:探寻π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