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展出了来自大英博物馆丰富馆藏中最具代表性的100件展品,采用“以物述史”的独特方式,从全球化的视角讲述世界文明历程,通过一件件眼前珍贵的文物,串联起其背后丰富的世界各国历史知识。
“把历史课搬到博物馆”,是海淀凯文学校人文社科教学的常规课程之一。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对历史知识加深印象,而且还能拓展思维,增加学科之间的联系,对学生和老师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体验。
大英博物馆展出的100件代表展品,跨越了200万年的历史,展出了重要的世界文明,每一件背后都有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展览按照时间把各国展品横向排列,方便对各国同时期历史进行比较,很多看过《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的同学们对各个展品如数家珍。通过老师们细致的引导与讲解,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通过眼前一件件珍贵的展品形象的呈现出来,也启迪同学们在参观的过程中思考人类自身与创造物之间微妙的关系。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厅一角
(转自国家博物馆官网)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还在课堂上针对自己印象深刻的展品进行了分组讨论,从佘盆梅海特内棺到“大洪水”记录板的楔形文字,从奥杜威峡谷出土的石质砍砸器到中国深圳生产的太阳能充电电灯,同学们侃侃而谈,饶有兴趣地讲述了展品的特色和自己的理解。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部分展品
(转自国家博物馆官网)
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认知与思考的逐步加深,而视角的转换往往是重新认识和发现问题的机遇。展品中包括8件来自华夏文明的文化遗存或者当代中国制造的产品。本次参观,在微缩的世界历史长河中,也让同学们在一个全新的视角感受到最真切的“从中国发现历史,在世界发现中国”。
作为一所以艺术、体育、科技引领素质教育的双语学校,凯文始终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国际视野,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探索,深度融合中西文化。在校园课程之外,北京海淀凯文学校还积极为学生创造更丰富、更生动的社会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得”知识,更要“习得”思考、“获得”能力,在多元的世界文化中真正“立得”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