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凯文理念
学校介绍
领导团队
加入我们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课程
小学
中学
课后课
升学规划
新闻
学校新闻
凯文校历
凯文生活
校园设施
虚拟探校
住宿管理
后勤服务
凯文影像
家长学院
学院介绍
课程与活动
招生
预约参观
入学申请
常见问题
位置 > 首页 > 学校新闻 > 烙印中华精神 培养文化认同 | 海淀凯文语文组活动

烙印中华精神 培养文化认同 | 海淀凯文语文组活动

发布时间:2017-12-15 | 浏览次数:

当今时代瞬息万变,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人才竞争愈演愈烈,世界纷纷把目光投向中华大地。如何才能成为“中西合璧”的未来人才?怎样能够让孩子成为懂民族文化,会雅致生活,兼具世界视野和大国情怀的新一代?如何在孩子心中扎下民族深根、如何为孩子培养文化自信的成长沃土?围绕这些问题,海淀凯文学校中学语文组的老师们在不断思考着,也在不断行动中。


语文课堂之外,他们还不断拓展学生视野。通过冬日“室内场景文化体验活动”,把中国书法、中国文学、中国风摄影和中国结制作搬进了语文教室,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实地体会、现场参与充满“中国风”的活动。


四项活动分别在四间语文教室同时进行,集齐一定数量的印章即可通关,获得充满中国元素的纪念礼品。一时间,中学楼一层的语文教室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老师和学生一起,开始了一场奇妙的“中国风”旅行——

活动一:再遇楹联,再写自己

这个活动要求同学们自己写对联,或写两句自己喜欢的诗,或参照其他的楹联,根据老师课堂教过的基本软笔书法技巧,认认真真创作一幅作品。创作完毕,每人展出一副字画。偈诵、成语书法均可。

主持活动的朱永丹老师说,很多同学并没有学过专业软笔书法,也没有长时间练习的经验。但是通过这一活动,激活了孩子们对汉字的热爱——我是中国人,会写中国字,我也可以用传统的方式来表现我自己。

通过书法体验活动,学生感受传统文字的古风古韵、体会软笔书法的灵动魅力,从而有效地增加自身的学识修养,培养书法艺术鉴赏能力,陶冶美育心灵。

 

活动二:苦思忙猜谜,争做文状元

主持活动的包晓东老师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她系统翻阅了语文教材,精选出一批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近现代文学知识、外国文学知识和中外名人生平故事。之后选取一些同学们比较熟悉的内容,打印折叠成一个个独立的小纸条,放在箱子里。

同学们来到活动现场要在箱子里随机抽取三个纸条,独立作答。三个全部答对可以得到三个印章。同学们热情很高。每当答对一道题,旁边的同学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

通过这项活动,同学们对文学文化的兴趣有了更强的了解意愿,纷纷下决心拓展自己的语文知识视野,广泛了解中外文学知识,提高文学素养。希望在学习生活中,创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弘扬传统文化。

每一道题,都是包老师精心准备的中外文学经典常识内容。

 

活动三:捕捉中华瞬间,题写传神美名

活动前,各班老师布置给学生这样的作业:每一个同学留意生活中的人、景、事、物,将美的瞬间或者打动人心的一刻用相机记录下来,并将照片带到学校。

学生将照片镶嵌在老师准备的相框中,并根据相片的意境取一个寓意深刻或者意蕴悠远的名字,同时写上相应的诗文。

学生们非常喜欢这个活动,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们大多数自己创作诗文,这正是老师想要达到的目的。学生们的作品各具特色,有的古香古色,古韵悠长;有的浪漫雅致,极富情调;有的拙朴淳厚,天真自然;有的典雅低调,意蕴深刻……真是缤彩纷呈,让人赏心悦目。

组织活动的张琨老师在现场从主题确定、图文配合等多个方面给学生进行了细致的指导。这一活动从美术、文学两个方面充分挖掘了孩子们的潜力和创造力。

 

活动四:体会工匠精神,编织中国情结

活动中,高中各年级的学生们在亢杰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吉祥结、八字结和金刚结等中国结编法,并创造性地运用不同的颜色相搭配,制作出彩色的中国结。一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还主动做起了小老师,指导身边的同学一起制作。

一位外国籍的学生Olivia向老师虚心学习,反复琢磨,还把自己学会的方法主动教给身边的中国孩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番尝试和实践过后,同学们感受到耐心和细心对于完成手工艺的重要性,也更理解所谓“工匠精神”蕴含的千锤百炼,披沙拣金之功了。

活动结束的时候,大家捧着自己辛苦编就的中国结离开,Olivia还特意选了鲜艳的粉颜色,说回家要给自己的亲人编一个吉祥结。

 

写在后面

国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最便利的情境是在生活中,最天然的方式是在游戏里。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更容易投入到学校环境中,对文化传统油然而生一种亲近和喜爱。纵使作品不尽完美、过程稚嫩简拙,但也不失熏陶濡染之功,彰显凯文学校生活的教育、全人的教育精髓。

分享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7 北京海淀凯文学校 © 京ICP备19008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