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进校园” 海淀凯文中学部首届中国语言文化周-北京海淀凯文学校官网
首页
关于我们
凯文理念
学校介绍
领导团队
加入我们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课程
小学
初中
高中
课后课
升学规划
新闻
学校新闻
凯文校历
凯文生活
校园设施
虚拟探校
住宿管理
后勤服务
凯文影像
家长学院
学院介绍
课程与活动
招生招聘
招聘
预约参观
入学申请
常见问题
位置 > 首页 > 学校新闻 > “清明上河进校园” 海淀凯文中学部首届中国语言文化周

“清明上河进校园” 海淀凯文中学部首届中国语言文化周

发布时间:2022-04-17 | 浏览次数:

清明节前夕,北京海淀凯文学校中学部语文组组织开展了首届中国语言文化周,包括“清明上河进校园”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以及辩论赛决赛、古诗文大赛、成语大赛。

  

“我们希望通过中国语言文化周活动来增加学生汉语语言和文化积累,提高对汉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增加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从最早的所有年级参与的中秋诗词会到现在的中国语言文化周,中学部语文组在设计活动时注重学生的不同年龄段语言学习的侧重点,六、七年级注重语言积累,八、九年级在积累的同时加强语言应用,十至十二年级注重在语言应用中加强思维的训练,这样有梯度多样化的活动能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中学部语文组组长张倩老师说。

  

现在,让我们走进本次中国语言文化周吧!

  

“清明上河进校园”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在“清明上河进校园”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中,海淀凯文学子通过构思、计划、采购、宣传和售卖等一系列真实的实践活动,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还进行了“商业行为”的实践。

  

“文化是日常生活的积累,当同学们穿梭在海淀凯文的‘上河市集’,体验多种形式设计新颖的活动,包括投壶等清明节传统活动,以及套圈等老游戏,不仅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更能遥想几百年前宋代集市的热闹和繁华景象。同学们还与自己的小伙伴计算成本、进行捐款,这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中学部语文组教师说。

  

此次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部分收入将用于资助慈善事业,为需要帮助的人们伸出援手、献出爱心。海淀凯文学子拿出“扣除成本”后的收入捐赠于学校的志愿者慈善项目——“援助淅川”志愿者计划,为淅川人民打一口“生命之井”。捐赠款项将通过“海淀基金会”捐助实施。


  

辩论赛决赛

  

“正方——基因编辑比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危害更大;反方——人工智能比基因编辑对人类的危害更大。”

“正方——居家养老优于养老院养老;反方——养老院养老优于居家养老。”

  

海淀凯文十年级、十一年级辩论赛决赛让同学们开展了友好而不失对峙性的辩驳,在体验言语针锋相对的同时又能运用辩论技巧,通过较为正式的形式来进行学识的拓展和认知。正方、反方队员在台上展示自己的想法,呈现给师生一场激昂辩论。

  

“所有学生都参与了初赛,进入复赛后是两个班级之间的对垒,这次辩论赛是全员参与。我们设计话题时,既让学生对未来科技进行思考,也让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探讨解决方案。与往年的辩论赛相比,同学们在语言表述、逻辑思维、辩论技巧等方面都有明显进步。”中学部语文组教师说。



  

古诗文大赛

  

一缕诗心,沿着时光的脉络,穿越楚辞汉赋,流经唐诗宋词,飞度千山暮雪,抵达盛世繁华。

  

从Quizizz、必答题到抢答题、飞花令,海淀凯文学子在形式多样的古诗文大赛中感受“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迈,体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景色,从诗的语言与声音中感受古人的风骨豪情。

  

“从初赛开始全员参与,再到复赛和今日的决赛,一轮一轮的淘汰赛考察的不仅是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更是学生对古诗文的联系与应用,尤其是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我们发现许多同学因此对古诗文产生了兴趣,古诗文的学习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学以致用。”中学部语文组教师说。


  

成语大赛

  

“讳疾忌医、四面楚歌的主要人物分别是谁?”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短短几个汉字包涵一段历史、一个典故、一份哲理,充分展现了汉语丰富的表达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海淀凯文六、七年级学生参加成语大赛,在精彩激烈的角逐中展现自己的文化知识与文学素养。

  

与古诗文大赛比赛形式相似的是,成语大赛也使用了测验平台Quizizz,参赛选手在线答题时的分数可时时更新。抢答环节与飞花令环节考验学生的成语积累,同时台下学生也在低声讨论,活动气氛热烈欢快,文化氛围浓厚。

  

文化的传承是无限的。海淀凯文学子徜徉在成语的世界里,感受汉语的优美和智慧,体会中华文化的悠久灿烂。


  


“本着全员参与的原则,我们号召每位同学都参与到各个比赛与活动中,还有同学为此设计绘画了宣传海报,这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想将这样的活动延续下去,让学生在一次次参与中积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有所学,有所得,有所乐。本学期,我们还计划举行双语翻译、诗歌节等活动。”中学部语文组组长张倩老师总结道。


分享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7 北京海淀凯文学校 © 京ICP备19008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