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凯文理念
学校介绍
领导团队
加入我们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课程
小学
初中
高中
课后课
升学规划
新闻
学校新闻
凯文校历
凯文生活
校园设施
虚拟探校
住宿管理
后勤服务
凯文影像
家长学院
学院介绍
课程与活动
招生招聘
招聘
预约参观
入学申请
常见问题
位置 > 首页 > 学校新闻 > 凯文家长爱的传递:家长是孩子申请季最坚实的后盾

凯文家长爱的传递:家长是孩子申请季最坚实的后盾

发布时间:2021-07-09 | 浏览次数:

“求学路上,家长一直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这是凯文毕业班家长的共同心声,也是在家长工作坊中,毕业班家长代表与其他各年级家长交流时所分享的经验之一,也是凯文家长爱的传递。

  

是的,凯文毕业生的爸爸妈妈总归会面对陌生的名词,默默记下孩子每次的考试与活动时间,来到学校与升学指导老师交流留学相关事宜,一起承担申请季中的喜怒哀乐,但是,孩子和家长之间也会有矛盾。


  

申请季,正是心理压力最大、情绪最不稳定的时候,也许,小小的矛盾与争吵都会一步步拉远孩子和家长的距离。如何让双方能够互相理解互相体谅?如何在申请季助力孩子?如何进行更好地沟通和交流……

  

近期,在海淀凯文家长工作坊沙龙中,学校邀请两位毕业班家长与六至十一年级家长交流申请经验与心得感受。此次沙龙活动由副校长马德玲女士主持,两位毕业生家长分别是申请到波士顿大学Tom同学的爸爸严先生、申请到科尔盖特大学Jinting同学的妈妈刘女士,升学指导总监韩冰先生也参加了本次沙龙。


  

严先生:家长的角色更像是“建议者”

  

Tom同学是本届毕业生中唯一一位选择早申请录取的学生,他将入读美国波士顿大学,学习心理学专业。


  

Keywords 申请目标

  

去年12月15日,当Tom同学收到波士顿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他与他的家人也在这场申请季的长跑中提前“结束战斗”。

  

“早申请是绑定性录取,意思是‘我录取了你,你必须来’。因此,申请目标不能高也不能低,选择很重要。当时,Tom的情况是标化成绩基本已定,提升空间不大;SAT考不了;学校的GPA也已定,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早申请很有意义。”

  

于是,10月底,Tom同学提交所有资料,等待12月中旬放出的结果。同时,全家人也做好如果在早申请没有被录取,就进行普通申请的准备。

  

九年级从公立学校转到海淀凯文的Tom,在高中时代逐渐找到学习与兴趣方向,将GPA逐步拉升。申请阶段,全家人发现,即使因为疫情无法出国考SAT,以凯文GPA和托福成绩去申请,也获得了优秀的结果。

  

“凯文GPA含金量高、认可度也高。其实,从十年级开始,家长就应该关注这些海外大学,提前做工作,以便有更多可能性,也让孩子心理压力小一些、少一些焦虑。”严先生说,“我们和韩老师一起将波士顿大学同等级学校都考虑过,最后对波士顿大学比较满意,这个决定做得也很早。”

  

Keywords 焦虑

  

将孩子申请大学这件事看得有多重?是否会投射到自己身上?在严先生看来,焦虑与否和家长性格有关。

  

“我本身不焦虑,只要是孩子喜欢、接受的学校,我也能接受。家长不焦虑,全家也就不焦虑,我的孩子在申请季看起来也并没有焦虑的情绪。在这种家庭氛围和目标条件下,多维度评价学生的国际学校很适合我们,申请时哪怕托福少两分,但孩子的其他活动加两分,并不影响录取结果。”

  

他认为,海外大学录取学生的维度很大,申请海外大学时,全家一起选到满意的学校也不难,因此没有必要过分焦虑。严先生曾担心过Tom同学的GPA,但来到凯文后,Tom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也慢慢将GPA拉了上来。

  

“如果家长焦虑,那可能是目标定得太高,不要好高骛远,要看到孩子的真实水平。”严先生总结道。

  

Keywords 学习

  

在家里,当Tom在学习时,严先生也在学习。

  

“孩子十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考托福,一共考了5次。考托福也要多听听老师的建议,比如目标学校是什么层次、需要的托福成绩是什么层次,然后根据孩子天赋、努力程度来一起判断。”

  

严先生觉得自己的角色更像是“建议者”,作为建议者,也要学会察言观色,在孩子心情好的时候提出建议,比如吃饭时。

  

“关于上国际学校,我曾给孩子写过一封信,内容大致是上国际学校要英语好,以此,我和孩子达成一致,即国际学校选择大学的自由度很高。写信还是有用的,选择凯文,选择国际学校,也让我比在国内走高考独木桥的家长焦虑少很多。”


刘女士:孩子在成长,家长也在成长

  

Jinting同学是本届毕业生中唯一一位选择美国文理学院的学生,并被Top20的科尔盖特大学录取,她将学习心理学专业。


  

Keywords 成绩

  

4月1日,Jinting同学收到了科尔盖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全家人也松了口气。

  

“孩子在斯里兰卡的IB国际学校念了四年,十年级来到凯文,英语很好。在申请过程中,由于SAT没有考成,以托福成绩,学校GPA以及AP成绩去申请。成绩一定要漂亮,比如AP能多考就多考,比如要清楚美国Top30学校要求托福成绩110分以上、美国Top50学校要求托福成绩100分以上等等。”刘女士说。

  

对于Jinting的家人来说,申请季的各个环节都要十分重视。除了拥有漂亮的成绩,科研活动和夏校同样重要。Jinting曾在疫情网课期间,跟着美国密歇根安娜堡大学心理学教授上课,最终,她参与撰写的题为《教学方式以及学生性格对于线上教学的影响》的论文发表于Atlantis Press,并被收录于2020年第三届国际人文教育与社会科学会议论文集(ICHESS 2020)。

  

“科研项目不仅让孩子发表论文,也让她拿到了教授的推荐信。同时,在选校和文书方面,学校都给足支持。韩老师从10年级开始辅导孩子升学规划,我相信,外面升学机构对孩子情况的了解肯定没有学校的多,我们也是充分信任学校和韩老师团队。”刘女士说。

  

Keywords 成长

  

申请过程中,孩子在成长,家长也在成长。

  

“Jinting比较独立,她总抱着一种‘差不多就行’的心理,但我对孩子是有要求的,这也是我和孩子发生冲突的地方。”

  

起初,Jinting选的学校排名美国Top40或Top50,完全没有考虑Top20,对妈妈提出的建议也很排斥。于是,刘女士和韩老师商量,让韩老师去和Jinting沟通。

  

“文理学院小而精,学术氛围好。起初,孩子是一个都不申请,最后申请还是听说科尔盖特大学今年不收报名费。其实,文理学院录取率很低,和藤校差不多。”

  

刘女士在研究美国的大学时,有建议Jinting 选择文理学院,她巧妙借助老师的力量,让孩子尝试接受这个想法。她认为,定位很重要,由于美国大学的本科压力大,目标不能定得太高或太低,主要看与孩子的匹配度。

  

“选择真正符合孩子的专业,也是孩子想学的专业。”刘女士总结道,“你主导不了孩子时,就借助老师的力量。”

  

Keywords 学习习惯

  

获得录取通知书后,Jinting把她的日记本扔进了垃圾桶,却被刘女士捡了回来。

  

在刘女士的印象里,孩子每天回家后进到自己的房间,就把门关起来,她也不知道孩子在做什么。冰球一周三场训练,刘女士觉得自己几乎看不到孩子在学习。但从捡回来的日记本中,刘女士发现,孩子的学习习惯非常好。

  

“孩子在学校就能搞定作业,回家就做想做的事。她很喜欢整理,比如学完以后,将知识点认真梳理,这种学习习惯能让孩子受益终身。”

  

刘女士认为,要在孩子12岁之前建立学习习惯、运动习惯等良好习惯,在Jinting小学阶段,她陪孩子做作业,利于孩子建立习惯。她也曾与Jinting讨论过高效学习的问题。

  

“事情可以不要太多,只要认真完成每件应该完成的事,多余的不用去想。其实,孩子对自己的事比我上心,对未来对前途考虑的也比家长多。作为家长,我们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给孩子灌输自己的思想,‘你应该这么做’,我们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竞争力在我们之上。”


  

本次沙龙中,副校长马德玲女士对GPA、亲子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总结。马校长说,GPA是在每天的学习、作业、考试中,是学生努力程度的反映,也是帮助学生培养你能力的渠道。而亲子关系的处理可以像严先生那样,采取写信等润物细无声的软处理方式。申请季要求家长既要有自己学习到的知识,也要选择合适的途径将所掌握的信息传递给孩子。

  

“今年开始,与SAT具有同等作用的ACT能在学校考,越早准备越好。对于六、七、八年级的学生,将英语文学课程和英语语言课程中的听说读写做好,将每次展示做好,到了高中再去考托福,就会拥有在学校学习英语的扎实基础。因此,课内语言学习很重要。”马校长说。


  

升学指导总监韩冰先生详细对比了美国本科与英国本科的不同。申请英国本科时以成绩为主,以学术和考试为主,主要以量化来衡量学生;申请美国本科时学习好仍然是第一层人设,在此基础上是否有领导力、是否有独特的学术兴趣等都会被考虑在内,对学生的要求也更全面。

  

“学习好、学术型、偏理科生的学生更适合英国本科,美国本科排名越高的学校,文科录取越容易,理科和工科录取越难。像美国的博雅教育(Liberal Arts)要求学生在四年本科学习中接受通识教育,学习经典学科,具备阅读协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因为美国高段学校录取学生的原则是产业化定位,即培养第三产业的人才。”


  

大学申请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探索自己、了解世界的过程,对于家长而言是陪伴孩子成长、参与见证孩子做决定的过程。

  

正如《亲爱的安德烈》一文中写道:“母亲想念成长的孩子,总是单向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睛热切望着前方,母亲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远,有多长,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见了。”

分享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7 北京海淀凯文学校 © 京ICP备19008862号